柳市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在中国的地图上,也许你找不到这个地方,然而据称,寄往柳市镇的信件,即使忘了邮戳,漏写了"温州乐清市",照样丢不了会寄到目的地。而这个地方的声名远播据称也是带着传奇的色彩,依靠的就是一样东西:低压电器。
也许很多人都不知道低压电器是个什么东西,然而远在上世纪80年代,柳市人就在其不到50平方公里的面积上创造了上千家电器制造的企业,几乎家家户户都在生产电器,几乎人人都在做着与电器相关的行业,在这个人口规模不到十万人的小镇上面,低压电器的品种和产值就已经上亿,繁荣的经济使得当地声名远扬,曾又媒体这样描述柳市当时的"繁荣":人潮车流,南腔北调,数不清的电器商店和地摊一家挨一家,各式电闸电表、开关应有尽有,大街小巷涌动着"商流",慕名前来的客商扔进票子,带走电器,柳市扮演了"电器大都会"的角色。
然而正是这个拥有如此盛名的小镇,起初出名的确是因“假冒伪劣”之名,低压电器的触头必须用白银制作,柳市搞不到白银指标,便以白铜相代,产品质量、寿命和安全性能相差甚远。明明是柳市产品,却标北京、上海。国家规定低压电器必须凭证生产,而柳市上千家企业中,有证企业不到1%,有证产品不到0.1%。经检测,无生产许可证的产品全部不合格。这一切都是为了追逐那30%~50%的暴利。
一件假冒伪劣电器产品,就是一个事故隐患。河南某钢厂建成剪彩时一包钢水吊在空中正要倾倒突然卡壳,黑龙江一煤矿发生瓦斯爆炸多人死亡,新疆一名电工因劣质空气开关起火被严重烧伤致残,解放军某重要国防建设因电器是废品而受影响,……这桩桩件件,全是柳市伪劣低压电器惹的祸。国家技术监督局1990年的权威调查表明:全国共检查了7000个经销单位,查出的伪劣低压电器产品超过170万件,价值3000多万元,其中大多数来源于浙江温州,特别是乐清的柳市镇。
"柳市黑潮"搅得人心不安,惊动了国家最高领导机关。国务院办公厅出乎意料地为柳市这个小镇"单独发文"--《关于温州乐清县生产和销售无证伪劣产品的调查情况及处理建议的通知》,即柳市人人皆知的国办[1990]29号文件。史无前例的举措预示着"山雨欲来",打假治劣,已经刻不容缓。
国家六部局、省市县三级政府闻风而动,有令即行,近200人组成的工作组、督察队纷纷进驻柳市,进行长达5个月的治理整顿。迅即之间,柳市的店铺被取缔,产品被销毁,沿路沿海处处设防,假冒伪劣插翅难飞。公开的报道披露说,全镇1267家低压电器门市部全部关闭,1544家家庭生产工业户全部歇业,359个旧货电器经营执照全被吊销。公安部门立案17起、涉及18人,检察院立案26起、涉及34人。工商部门立案144起。
痛定思痛,乐清打假,是真打,打得痛,打得死。为此,乐清在全国最早成立了县一级的技术监督局,柳市则建立了工商分局,还有水、陆两个检查站。如今,当年假冒别人的柳市企业,如今却在被别人假冒。